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我国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金融行业正迎来由大模型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7月27日,2025国际货币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论坛主题四“金融大模型创新与应用闭门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主办,腾讯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共同协办。来自顶尖高校、大型金融机构及领先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大模型的创新路径、应用挑战及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度研讨。
会上,毕马威与腾讯研究院共同介绍了《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体系落地,价值共生》的核心研究成果。
毕马威中国“智慧之光”数智化解决方案主管合伙人、变革咨询数字化转型业务牵头人柳晓光先生对报告进行导读。报告指出,基于对多家金融机构的深度调研及行业实践案例分析,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金融业的大模型应用已从“为了AI而AI”的技术验证阶段转向以商业价值为导向的“体系化深耕”。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投入产出比已超越技术先进性,成为机构应用大模型的核心衡量标准。
展开剩余57%报告进一步揭示,大模型的应用正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内部提效向核心创收领域加速转移,在智能理财助理、财富管理、保险代理人等客户触达场景已率先突破;二是从单纯的效率工具向深度参与决策的协作伙伴升级,智能体(Agent)为代表的应用新形态正在重构投研等领域的人机协作模式,展现出重塑行业的巨大潜力。
全球大模型发展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竞赛,而是呈现出技术迭代、资源升级、价值深化与生态竞合交织的复杂格局。面对这一趋势,金融机构在拥抱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高价值数据资源碎片化、战略规划与价值导向不清晰、技术迭代对组织和人才升级需求迫切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构建“数据、技术、应用、组织”四位一体的能力框架,将成为金融机构在未来人工智能范式革命中赢得先机的关键。
大模型正在从根本上重塑金融业的生产力。它不仅是将金融从业者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高效工具,更是推动组织创新、促使员工角色向更具创造性与战略性方向转型的催化剂。AI与人类专业能力的深度融合,将加速催生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这场由AI驱动的变革,最终将推动金融服务走向更加普惠、智能与个性化,引领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图片来源于金融业大模型创新与应用闭门研讨会 会务组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发布于:北京市倍享策略-哈尔滨配资公司-配资平台app下载-配资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